产品改名、无用背屏、垃圾马达、文字营销、小字耍猴、傻逼才买……

小米17发售前,数码圈一片唱哀

小米17发售后,数码圈一片落井下石

雷军小米17改名不利→雷军昏招频出→雷军陷入绝境→雷军进退维谷→雷军垂死挣扎→雷军全面崩溃→雷军败局已定→雷军发表获奖感言

小米放弃了一部分线上用户收获了双倍的线下用户。小米:这群用户屁事一大堆,爷不伺候了!

我的评价是:闹麻了真要听网友声音做手机,lcd也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要是真的不好会卖这么多?同理,数码友支持的一些品牌要是真的好会落得倒闭?

老实讲,我觉得后者很蠢。

他们“唯销量论”,尽管小米卖再多钱他们也拿不到一分钱分红。

他们分不清什么对他们有利,事实上他们才是被抛弃的。

小米这代产品选择了由改名和背屏噱头、线上线下高频营销主导的商业策略打法并且最终取得了暂时的胜利。

但这意味着数码圈追捧的认真做产品、做功能、认真对待软硬件,靠产品质量夺取销量的务实打法就是彻头彻尾的笑话吗?

小米17乃至澎湃3有任何真正创新实用的功能吗?背屏这种从小折叠背屏挪到直板机的花架子能算是“创新”吗?

这里不得不提提锤子手机以及他的精华Smartisan OS

锤科失败了,很符合上文所摘录的“数码友支持的一些品牌要是真的不好会落得倒闭?”

然而今天各家系统上常用的实用功能:识屏、大爆炸、锁屏速启、传送门、记忆等等都出自这个“失败”的厂商

商业上失败的锤科让所有人今天手上的手机更好用了。商业上成功的小米17呢?我看只能让大部分把手机当做生活工具的普通百姓发现实用的、把钱花在刀刃上的产品越来越少了、手机功能的探索越来越停滞了。毕竟,靠着噱头和哗众取宠就能卖得好价,那手机厂商为什么要费尽心思投入研发、探索和试错?

只考虑产品力而忽略商业策略,就会像锤科一样走向破产:作为小厂却希望在用性价比千元机打出名声之前一步登天进入高价旗舰机市场,锤科也用坚果数字系列的性价比路线夺得过良好的销量和续命投资,但罗永浩的理想主义和错误商业判断最终用自己的创意为他人做了嫁衣。

只考虑商业策略,就是小米17,他没有推动手机变得更好用,却扰乱了靠硬件配置和软件功能销售的风气尚好的国产机市场,绝不值得鼓励。

这条爆料,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数码闲聊站发布于250927

你们猜,行业哪一家会跟进直板机的背屏设计?[笑而不语]